家校同心育英才
携手共进启新程
- 筑牢教育的基石 -
4月13日下午,珠海一中平沙校区的体育馆内洋溢着温暖与期待,高二、高一年级家长会在此拉开帷幕。从扎实的学业总结到国际化的教育视野,从校领导的殷切寄语到班级内的深度互动,这场家校间的“双向奔赴”,用数据与故事串联起教育的温度与力量。
数据里的成长:
每一分进步都有迹可循
“我们的孩子,正在书写属于自己的逆袭故事。” 高二年级刘天武主任深入剖析了高二学年的重要性,他表示,高二是高中阶段的 “分水岭”,既是夯实基础的关键期,也是为高三冲刺蓄力的黄金期。教学主任刘晓霞的发言以一组数据点燃全场——在上学期期末大湾区联考的全市14所公办高中中,高二以T值第二的亮眼成绩稳居前列。物理类尖子生人数较入学时增长3倍,历史类前1000名占比提升至44人,八校联盟考试中总分均分更是一骑绝尘。这些数字背后,是学生们的认真坚持、老师们的精准辅导,以及学校、年级、班级、家长四位一体共同发力后的成效。
高一年级主任刘伟伟则用“成长雷达图”剖析学生表现:优势学科如数学、英语稳居高位,而薄弱环节则通过周末分层作业和个性化答疑实现“精准补位”。“高一是习惯养成的黄金期,我们拒绝‘填鸭式’教育,而是用科学规划为未来蓄力。”刘主任的分享,让家长频频点头,手中的笔记录下“双休日活力计划”——运动、阅读、实践,让课余时间成为综合素质的“加油站”。
世界在眼前:
教育无界,未来可期
钟赣萍副校长的讲话聚焦教育的本质:“成绩成就是枝叶,身心健康才是根系。”他以“双休新政”为例,强调学校将通过“周末加油站”提供学科答疑与兴趣社团,同时呼吁家长放下焦虑:“少一句‘别人家的孩子’,多一句‘我陪你试试’。”话音未落,台下已掌声雷动。
班级家长会
真实细节里的成长温度
年级大会结束后,家长们移步各班教室,与班主任展开深度交流。
成绩背后的故事
班主任们通过联考数据图表和课堂表现记录,逐科分析学生的优势与短板。一位家长指着成绩曲线图感慨:“原来孩子这学期在物理上花了这么多时间,进步真的看得见。”
表彰与激励
有的班级为“单科状元”“进步之星”颁发奖状,一位内向的男生在掌声中接过“最佳潜力奖”,母亲悄悄抹泪:“这是他第一次上台领奖。”
经验共享
优秀学生代表登台分享学习方法,从“错题整理技巧”到“时间分配心得”,家长们的笔记写得密密麻麻;部分班级还邀请家长代表发言,一位父亲坦言:“以前总盯着分数,现在更关注孩子的学习状态和心理变化。”
教室内外,家校对话持续升温。班主任们耐心解答家长的个性化问题:“孩子晚自习效率如何提升?”“孩子自主学习能力如何培养?”“应该如何帮助孩子戒掉手机瘾?”许多家长会后仍留在教室,与老师一对一沟通。一位母亲坦言:“今天才知道,孩子的一点点进步需要老师和孩子一起付出多大的努力,回家一定要多鼓励他,更要多和老师保持沟通协作。”
教育的答案
在奔赴中静待花开
家长会落幕时,夕阳的余晖洒在体育馆的台阶上。许多家长仍不舍离去,手中握着孩子的作业本、试卷分析表,或是班主任手写的个性化建议。走廊的展板上,贴着学生们的学期目标:“数学突破120分”“每天坚持晨跑”,稚嫩的字迹里藏着坚定的决心。
教育从来不是一场独行,而是家校默契的“共舞”。当学校用数据与策略铺就前路,家庭以包容与信任托举成长,那些关于分数、竞争、未来的焦虑,终将在双向奔赴中化为向上的动力。正如一位家长在归途中的感慨:“今日之后,愿我能成为孩子身后可以停靠的‘港湾’,而非用拍打催他离港的‘海浪’。”
-END-
图文|高一、高二年级
一审|刘伟伟、刘天武
二审|揭鸿洋
三审|钟赣萍
股市配资技巧
恒正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